【语言】
印度尼西亚语属于澳新特罗尼西亚语系,该语系主要分布于大洋州、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支那等地。印度尼西亚语是以马来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词汇吸收了许多地方语(如爪哇语、巽达语、米南加保语等)和外来语(如阿拉伯语、荷兰语及英语等)。
马来语原为苏门答腊马来族使用的一种地方语言。17世纪荷兰开始侵占印度尼西亚后,为了统治方便,采用马来语作为通用语言。
为适应印度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需要,1928年在雅加达召开第二届全国青年代表大会作出决议,以印度尼西亚语作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语言。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后,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式宣布印度尼西亚语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语言。一切公文、法令,都用印度尼西亚语书写。各个学校、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台,都使用印度尼西亚语。
除了作为全国通用的印度尼西亚语外,印度尼西亚尚有400多种地方语言,如爪哇语、巽达语、米南加保语等等。这些语言主要用于地方居民之间的交流。
【教育】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进行了教育改革,借鉴美国式的教育制度。印尼各类学校的学制是:学前教育即幼儿园二年;初等教育即小学 6年(学生的年龄 7—12岁);中等教育分为初中和初中中技(学生的年龄 13~15岁)以及高中和高中中技(学生的年龄 16~18岁),学制均为三年;高等教育即高等院校,学制五年(学生的年龄 19~23岁)。所以印尼的学制可以概括为“6、3、3、5”制,从小学到大学共 17年。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还可考入研究生班。
印尼的学校分为国立和私立两类。国立学校由政府主办,多数为中小学,幼儿园和高等院校较少,办学质量较高。私立学校主要由政党、社团、私营企业和基金会创办,中小学较少,幼儿园和高等院校较多,办学质量一般较差,接受政府文教部和创办单位的双重领导。
印尼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而且占国家总投资的比率也较高。由此促进了印尼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学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根据印尼中央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印尼2006年教育预算开支4.69万亿盾,占GDP的1.5%。2000年小学入学率为95.5%,初中入学率为78.7%,高中入学率为49.1%,高中以上学历占10岁以上公民的18.32%。2004年文盲率为8.5%。
独立以来,印度尼西亚的高等院校也获得了不断发展。目前,印尼国立高等院校已发展到 49所,私立高等院校 950所。主要的国立大学有设在雅加达的印度尼西亚大学,设在万隆的班查查兰大学、设在日惹的加查马达大学、设在泗水的艾尔朗卡大学、设在登巴萨的勿达雅纳大学以及设在乌戎潘当的哈沙努丁大学等。这些大学都是综合性的文理科大学。此外,较为闻名的学院有万隆的万隆工学院、雅加达附近的印尼工学院以及茂物的农学院等。主要的私立大学有雅加达的印尼基督教大学、万隆的天主教大学、伊斯兰大学等,这些大学也是综合性的文理科大学。
以上资料转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网站:
http://id.mofcom.gov.cn/article/ddgk/201005/201005069039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