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2 20:25:00


深化区域国别研究,扎根研究对象国既是学术科研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切实以知识生产促进国家间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任务。为拓宽研究视野,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2024年7月1日至7月6日在菲律宾开展了实地调研访问工作调研成员由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吴坚教授、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云刚教授、东南亚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柯森教授、交流合作办主任钟燕慧、培训办主任冯冬梅、科研办主任高皇伟、东南亚学专业颜真真、国际关系专业王怡心等师生组成。本次调研以人文交流为导向,通过走访调研菲律宾的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重点华文教育组织等共商如何更好地通过教育交流合作增进中菲友谊。

图片1.png 

图片2.png 

 

多层次教育合作助力中菲理解

中国高度重视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高等教育层面。吴坚教授表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从未有过如此想要深刻地了解对方,这不仅是国家政策层面上的积极举动,更是发自民间的强烈需求。

此行调研团访问了菲律宾与中国高校交流合作较为频密的两所大学:菲律宾大学与菲律宾新纪元大学。通过实地走访,团队了解了上述两所菲律宾高校的发展状况、学科设置、学术成果及前沿研究动态等。各方就如何进行跨学科合作、国际化视野下的课程设计以及师生交流等方面展开探讨,双方均表示未来将基于现实需求和优势互补,加快推动具体合作的落实。

菲律宾大学国际事务联络办公室主任Imee Su Martinez表示,菲大希望与中国高校同行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希望此行华师的到访可以打开两校的交流通道。菲律宾新纪元大学行政副校长Isaias B. Reyes II等代表均表示,该校当前与中国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较为紧迫的合作需求,双方可更为务实地在多个学科与多种合作形式上落实中菲教育合作。通过走访,调研团感受到菲律宾社团机构对于中国高校来访的热情,在当前中菲关系遭遇波折的情况下,各方均表示友谊和理解来之不易,以教育合作为通道的人文交流或将能为寒流下的中菲关系增加温暖。

图片3.png 

图片4.png 

 

菲华社团搭建互惠发展桥梁

此行,调研团也到访了菲华商联总会与菲律宾中华研究学会等民间社团机构,它们作为商业与学术文化领域的专业团体,也为促进中菲经贸合作与发展、两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贡献了重要力量,搭建起中菲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当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正迎来里程碑式的历史时期,深入的社会人文交融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如何能够切实促进两国社会间的互信,促进民心相通是值得重视和讨论的问题,对此学术研究当仁不让。

菲华商联总会施东方会长称赞华南师范大学此行在特殊时期的重要意义,并希望商联总会能与教育机构增强联通,共同促进中菲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切实地惠及双方民间社会。菲律宾中华研究学会代表对如何进一步深化中国学与中文教育表达了更多期待,其现任会长卢西奥·皮特洛三世(Lucio Pitlo III)向代表团的到来表达热烈欢迎。他说,在中菲关系遇阻且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华南师范大学访菲之行意义重大。华南师范大学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期待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经济、政治、文教、旅游等多领域的合作研究,共同推进中国菲律宾研究以及菲律宾中国研究的双向互动。

图片5.png 

图片6.png 

 

菲华教育传播友谊之种赓续优良传统

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公众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更为客观、更为科学的知识积累,是科研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在此导向下,调研团走访了菲律宾华文教育组织及当地知名华校如光启中学(Xavier School)、崇德学校(Saint Jude Catholic School)、中正学院(CKS College)以及侨中学院(Philippine Cultural College)等,深入了解菲律宾本土华校的教育特色及前沿动态,包括其中华文化传承与其教育的代际影响等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助力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调研过程中,加强与华文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需要完善顶层设计以提高合作质量;举办教师培训,培养优秀本土华文教师;互派教师学生,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策略,由此共同绘制出华文教育未来发展的绚烂图景。菲律宾华文教育界人士普遍期望,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区域合作进一步紧密的趋势下,菲律宾华文教育能进一步发挥其独特作用,为中菲两国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互鉴贡献力量

图片7.png

图片8.png

 

当前,在学科平台及专业拓展方面,华南师范大学已建成以“东南亚学”为研究方向的交叉学科建设平台,致力于从包容性学科视角研究东南亚问题。同时,已形成了教育文化与传播、政治地理等多领域的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特色。通过本次访问与调研了解到,中菲两国在民间交流与对话层面有着强烈的需求,中菲两国的友好交流与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期待与人文基础,期待能以教育合作铺就机遇,以知识的共创、共享、共进惠及两国。

撰稿人:颜真真、王怡心

供图人:颜真真、菲华商联总会等

审核人:钟燕慧、高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