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20:37:0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文国际地位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中作用日益重要,体系化建设与可持续高质量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关键20241129-30日,由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主办、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承办的联盟系列活动,主要分为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常务理事会、第三届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论坛个部分。

 

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常务理事会

 

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是由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牵头发起成立。自2022年成立以来,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对加强国际中文教育协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129日,共有来自16个常务理事单位的25位代表参加了联盟常务理事会。联盟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首先对本年度工作进行报告,详细梳理了联盟在各项工作中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会议期间,联盟秘书长冯冬梅报告了联盟新增成员及人员变动的情况,与参会人员商定下届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论坛的承办单位此外,单位代表共同探讨了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下步工作设想,从深化国际中文教育协同建设、拓展教育资源共享渠道、提升联盟国际影响力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设想与建议,为联盟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125-1.png加载中... 

 

 

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论坛:携手推进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化建设

 

1130日,第三届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论坛澳门科技大学隆重举行。会议以“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为主题,旨在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中文教育体系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创新发展来自我国北京、上海、陕西、重庆、湖南、浙江、甘肃、吉林、辽宁、山东、福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江西、香港、澳门等多地以及日本、埃及、刚果、泰国、柬埔寨、印尼等国,近两百位专家学者和一线国际中文教师硕博士研究生参与此次论坛。

 

主旨演讲环节,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教授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院禤健聪教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鲁岩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梁源教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邵宜教授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龚阳教授等专家学者从多个视角出发,聚焦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可持续创新发展,分别就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完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中文+职业技能的多元发展、香港非华语学生中文教育、我们心目中的华文教育以及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中文人才培育机制焕新议题进行主旨报告,发表了深刻见解

吴坚教授梳理了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演进史,并分析了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的态势。他指出,在外部需求增加和内部政策支持之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已经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了许多成就,学科视野的不断拓宽显示出了中文在国际舞台上的综合性影响,但与此同时,这也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问题与挑战亟待解决。未来,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要更加明确学科定位,聚焦研究领域;强化理论建设,夯实学科基础;完善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团队;整合专门学科资源,构建协同机制;健全管理评价,完善反馈机制。

125-2.png加载中... 

 

广州大学禤健聪教授认为,国际中文教育要打通志愿者、公派教师和专业学位博士培养,贯通发展进度,着力优化国际中文教育硕、博层次人才培养的衔接,统筹海外志愿者、公派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博士优质生源储备,建立国际中文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一体化机制。同时,强化外派志愿者和公派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保证教学质量、收集国别语情、积累教学经验的“三位一体”目标,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

125-3.png加载中...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鲁岩教授指出,提升国际中文教育质量、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吸引力、推进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新课题。要遵循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坚持以中文教学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特色,以数字化教育为媒介,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以产教融合为途径,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专业标准建设,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大力开发教学课程资源,切实增强全球适应性,做到推动中外经济互利共赢,助力国家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125-4.png加载中... 

 

香港教育大学梁源教授详细介绍了香港非华语学生的中文教育情况,以汉字的学习为例,说明了学业自我概念和语言接触的交互作用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核心范畴学习的影响。其中,学业自我概念又包括有能力和情感两个维度,研究显示能力自我概念在汉字接触与汉字书写之间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对于非华语学生的中文发展,学校应创造条件加强语言接触,区分自我概念的不同维度、更好地关注个体心理差异。

125-5.png加载中... 

 

暨南大学邵宜教授指出,华文教育属于继承语教育,目前着面临语言传承、文化传承、学习态度等问题,其根源在于中文使用范围受限。他强调,继承语教育是由成长教育和全科教育构成,成长教育旨在培育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人,全科教育则以学生为主体、生活经验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应借鉴IB课程理念,通过培养全科教师、编写全科教材等方式打造全新教育教学体系,以推动华文教育新发展。

125-6.png加载中... 

 

澳门大学龚阳教授认为,当前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研究呈现社会文化转向的特点,越来越关注语言教学主体与广阔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与融合。他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应关注五大核心研究范畴,即教师教育与发展、个体差异与中文二语习得、海外中文传承语学习与发展、国际中文教学与社会文化情境以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从业人员应及时了解国际研究热点和前沿,整合境内外、国内外研究资源,共同提升国际中文教学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厚度。

125-7.png加载中... 

 

主旨演讲结束后,论坛分为六个分组会议继续进行。共有14位专家学者在分会场进行特邀演讲,随后共计59位青年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就各自论文进行报告。据悉,本次论坛同时为研究生优秀论文竞赛获奖者进行了颁奖。

125-8.png加载中... 

 

 

撰稿人:王怡心

供图人:尤舒翔

审稿人:冯冬梅